弘扬工匠精神 迈向制造强国

上传时间:2019-02-26 信息来源:

  课题性质:必修课(10学时,40分钟/学时)

  授课教师:赵忠祥:博士 ,教授。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带头人,研究生导师,中组部干部培训专家库成员。兼任中国伦理学会理事,河北省民族宗教研究会副会长,河北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、副秘书长,河北省伦理学会常务理事,燕山大学文法学院等多所院校客座教授,石家庄“燕赵讲坛”专家库成员。多年从事中国哲学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。发表论文五十余篇,著作、教材等十余部,主持参与国家社科项目、教育部项目、省社科项目等共十余项,省级科研获奖6项。

  内容简介:“工匠精神”是一种对职业敬畏、对工作执着、 对产品和服务品质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,是对产品精益求精、精雕细琢、追求卓越,并不断创新的精神信念。“工匠精神”既是一种职业态度,又是一种精神信念,更是一种人生观、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。

  工匠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倡导工匠精神不仅是现实的需要,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。

  执着专注、作风严谨、精益求精、敬业守信、推陈出新,“以道驭技”作为中国传统科技伦理的基本精神,在传统科技实践活动中大放异彩。传统文化认为,主体人是科技活动的目的,科技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主体人,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,人不应该为了科技活动而被损害或无条件地被牺牲。

  内容包括:大国工匠精神的含义与精髓;工匠精神的概念、历史渊源和内涵;我国工匠精神的历史演变;传承大国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。

  课题特色

  •   内容上的特色:

  a.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阐述工匠精神的历史源流、特色与基本内容。

  b.以传统以道驭术、德技统一的根本立场,阐发工匠精神与德行修养、职业素养、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。

  c.针对当下存在的工匠精神确实问题,针对性提出应对策略。

  •   方法上的特色:

  a.本课程采用史学、社会学、伦理学、科学技术学、文化学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大国工匠精神的内容与特征。

  b.运用案例方法分析说明工匠精神的具体表现;

  c.运用比较的方法展开分析中外工匠精神的异同。

  课题要求

  a.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与工匠精神之间的关系。

  b.掌握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培育大国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;工匠精神的主要内容与表现行式。

  c.了解当前工匠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。掌握培育大国工匠精神的路径对策。

  d.广泛学习反映大国工匠精神的典型事例。